美國關稅課徵對台灣水產的初步影響
美國關稅新政對台灣水產品出口的整體影響 近期美國對台灣課徵的 32%「對等關稅」對台灣的水產品出口確實造成了衝擊,特別是主要銷往美國的品項,如 吳郭魚(台灣鯛)、鬼頭刀和鱸魚。這些關稅的目的是為了平衡貿易逆差,並被認為是美國貿易政策的一部分。 主要受影響品項與衝擊程度 吳郭魚(台灣鯛):這是台灣對美出口的大宗水產品,雖然面臨32%的關稅,但相較於中國(54%)和越南(45%)等主要競爭對手,台灣的關稅稅率仍相對較低。因此,部分專家認為台灣吳郭魚在美國市場仍保有一定競爭力,但長期來看,若美國內需因價格上漲而縮減,仍會構成威脅。 鬼頭刀:作為台灣重要的外銷魚種,特別是台東和宜蘭的漁民對此感到擔憂。雖然台灣鬼頭刀去年才重啟銷美管道並獲得漁業改進計畫認證,但高關稅仍可能影響其出口量與價格。 鱸魚:高雄地區的鱸魚養殖業也受到衝擊。 整體來說,關稅對台灣的漁業發展,初步來看是有所衝擊跟影響,特別是以外銷產業的物種來說.其中鬼頭刀外銷美國占總捕撈的八成.台灣本地的食用數量偏低,這樣的高地依賴美國的產品,銷售壓力可謂不小.另一方面是台幣又升值,美元又走貶,難度又更加拉上一個級數.
國貿
沙漠漁夫
6/24/20251 min read